3月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管理科学问题与政策研究”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结题审查会在线召开。经专家组评审,重大项目超额完成各项预期指标,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刘作仪研究员介绍了重大项目基本情况和结题审查要求。


重大项目总负责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总体进展和研究成果。张希良教授指出,自立项以来,重大项目重点围绕经济转型模式、能源变革规律、绿色低碳行为、气候治理机制和政策综合评估五个核心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项目成员在Science、Nature、Nature Climate Chang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发表数十篇论文,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转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起了包含C-GEM、GTIMES在内的20余个模型及数据库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政策综合评估模型(IPAM)平台;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路径和政策的建议,为国家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十四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全国碳市场建设等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支持了第六次《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第四次《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编写;获高等学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培养出一批拔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


重大项目包括“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绿色低碳转型特征与模式”、“企业和居民的绿色低碳行为研究”、“能源体系变革的规律与驱动机制研究”、“国际气候治理与合作机制研究”和“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与政策的综合研究”五大课题。各课题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耿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田立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英教授、清华大学陈文颖教授和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分别就各课题的情况进行了汇报。


据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为实现巴黎协议中提出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需要改变当前的发展模式并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鉴于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复杂性,迫切需要对我国绿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管理科学问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实现对转型过程自身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学,形成国家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支持平台,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高水平研究队伍的建设,是兼具学术与实践价值、体现国家需求的重大研究任务。


基于此,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管理科学问题与政策研究”重大项目。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是重大项目总负责人和课题五负责人。


更多信息请参见重大项目专栏:

http://www.3e.tsinghua.edu.cn/cn/article/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