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日中国》刊登文章(点击阅读)深入解读前不久圆满结束的“一带一路”气候变化投融资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协办,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拉美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承办,以下为报道全文。


南南合作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记者 赵 阳

“我们希望了解更多智能和可持续解决方案,包括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的国际合作案例、碳定价机制以及全球气候投融资。”“希望可以深入了解气候融资的核心政策,结交新朋友,并建立一个持久网络,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广泛宣传。”

2023年11月9日,周剑在培训中设置的“一带一路”气候投融资合作交流研讨会中发言

2023年10月30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的“一带一路”气候变化投融资培训班在清华大学正式开班。在开班仪式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代表表达了对本次培训的期待。

“中国方案”应用全球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3E所”)助理所长周剑介绍,清华大学自2018年开启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今年是新冠疫情以来第一次以线下方式举行,来自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埃及、智利等2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近3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官员、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

培训围绕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和座谈交流,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除了围绕国际技术转移、碳定价机制、国内行动和国际经验等开展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和座谈交流,能够亲身实地调研,对学员来说效果不同以往。

在江苏惠誉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看似普通的厢式货车车厢,让学员们充满了好奇与探究。车厢中的精密仪器是集团依托自主研发的化学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全国产化设计和制造的成套装备。漆黑的液体瞬间变得澄澈透明,学员们惊叹不已,更有人登上服务装置,试图亲身体验一把。

在听完惠誉专家的报告会后,学员们针对企业业务和技术的询问接踵而来,现场氛围热烈。

同样的场景在宏泽科技、双良集团、江阴燃机热电等实地探访企业一一上演。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中国企业环保技术研发、使用和运行情况,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和成效。

实地探访江苏江阴热电燃机电厂时,学员同专家进行交流

厄瓜多尔钦博拉索理工大学研究人员Rafael表示,“我很惊讶地看到,清华大学不仅培养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且孵化了新公司,同江苏无锡建立了顶级的城市—大学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技术创造和转移。”他说,这次培训开拓了他对中国的新认知。

卢旺达气象局官员Frank很兴奋地看到中国学术机构(清华大学)与产业部门共同将研究成果推广落地,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将技术推广到很多其他国家,助力碳中和问题在预期目标前得以实现。

Ali来自埃及,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博士后,对中国了解相对较深。他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全球治理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新途径。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已经或将帮助许多共建国家建设清洁能源水电站、天然气管道,以及智能电网等绿色基础设施。“所有环境和资源研究人员、经济学家、企业、政府都对本次培训很感兴趣。”Ali表示,“我们热衷于学习中国经验,作为使者,将把中国可持续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应用到自己国家。”

培训班安排了无锡环蠡湖、故宫博物院、长城等文化体验课程,尽可能多的让学员感受真实的中国。图为2023年11月1日参观故宫时,学员和身着清朝服装的小游客合影

3E所博士后周玲玲多次参与培训项目,她看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技术经验交流的迫切需求,而学员的问题也开始由单向变为双向,会针对各国情况关注不同内容。例如,巴拿马学员Katherine十分关注农业领域排放;马拉维森林部官员Erick则从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角度,认为国家在碳汇方面极具潜力,两国间气候变化合作具有很大空间。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十百千”倡议,提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成为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中国方案”。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在开班仪式中致辞表示,截至目前,中国累计举办52期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3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未来将秉持‘授人以渔’的精神,持续为相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专业人员提供能力建设培训的机会。”

持续效应无限

“在短暂的时间里,课程能给予学员的知识有限,更重要的是,学员后续结合实际工作,继续延伸。”周玲玲说。

不久前,2019届学员Hammad发来一封情深意切的感谢信,分享了培训对他这三年来的重大影响。“我学到的很多知识是实用的、可复制的、鼓舞人心的。”而他结合培训内容,构思的新项目——“促进与综合废物管理相关的创新清洁技术解决方案”,很快将在近期启动。同时,他还在为清洁能源项目安排融资,“这也是在气候金融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的实际体现”。在他看来,能够与28个国家的学员进行交流,并保持联系是一种非凡的学习和接触。Hammad盛赞清华培训给了他最好的体验。

周剑表示,中国期待做强全球气候变化的“朋友圈”,同时培养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能力。“气候变化培训让他们看到,中国主张的目标、政策不是空洞的,是实实在在落地、并有成功实践的。”

不仅如此,培训也为推动中国低碳技术走出去产生了助力。

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学员Felipe与清华大学的缘分早在多年前就已结下。2010年,在中巴两国政府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和里约热内卢大学共同成立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巴中心”),开展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和交流。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刘德华团队获全球专利的生物柴油技术,是中巴中心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

巴西农牧业发达,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发绿色能源,从大豆、油棕榈等作物中提炼燃料。然而,同巴西传统的化学法相比,生物酶法生物柴油技术效率更高,且副产物无污染。更重要的是,只需在原来的工厂稍加改动即可实现工艺的转换,不会造成经济负担。

通过在巴方建立的生物柴油项目基地,Felipe对中国的能源技术有了初步了解,并一直积极参与推动中巴企业合作以及共同组织相关技术论坛。这次来到中国参加培训,刘德华主讲的《生物柴油技术发展及应用生物柴油产业政策及国际合作案例》课堂讲座以及实地调研,让Felipe收获颇丰,并坚定了未来工作目标。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为继续扩大生物柴油等绿色液体燃料推广应用积累经验。这将促使中巴中心在两国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形成更大合力。

“绿”力同心 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

深耕能源环境领域多年,周剑感受到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痛点和难点——资金和技术——“这同样也是中国面临的挑战”。周剑介绍,中国探索出借助市场机制、结合气候融资等创新实践,解决资金难题,并在科研领域实现了飞跃。气候变化培训班建立渠道,使各国学员通过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相了解并共同解决各自国家面临的困境。

作为顶尖的学术研究机构,清华大学一直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贡献力量。周剑介绍,多年来,相关谈判重点从博弈到合作,产生了极大转变。中国不断推动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成为合作有效方式之一。

《巴黎协定》提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用机制,但因种种原因,谈判进展较慢。中国探索建立区域性的信用机制则显露出成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其中的典范。周剑还举例,3E所与日本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韩国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中日韩碳定价机制研讨会”已举办八届,围绕碳定价机制谋求三国合作,了解各国相关政策以及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合作空间。

多年来,中国对生态环保领域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参加国际重要活动的过程中,周剑深刻感受到中国生态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近几年,中国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在全球已经非常领先,甚至排名相当靠前。”周剑自豪地说,“从学科评估角度来讲,我们已经进入全球Top10。”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地球村”上的各国本就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应对。“中方将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期待与各方强化沟通、深化交流,通过更广泛全球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