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协办,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拉美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气候变化投融资培训班在北京正式开班。


开班仪式现场

本次“一带一路”气候变化投融资培训班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促进绿色发展”的积极举措。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其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包含促进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陈志华,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德华等领导及专家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助理所长周剑主持。来自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埃及、智利等“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近3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官员、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本次培训。

蒋兆理副司长致辞指出,近年来,中国持续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十百千”倡议和“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为相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切实帮助。在能力建设培训方面,已经累计举办52期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约23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本次培训内容涵盖绿色低碳发展与气候投融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和经验,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张希良教授在致辞中向学员们介绍了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和研究工作,并预祝本次培训班圆满成功。刘德华主任回顾了前几期培训班的组织情况,介绍了气候变化跨学科研究发展,并对培训班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阿根廷的Maria Jose Haro Sly、埃及的Abdelrahman Ali、智利的Marcela Molina等代表学员进行了发言。

本期培训班为期两周,以北京+无锡“双基地”形式进行,课程设置主要包括PTPAE五大核心模块: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国际技术转移、碳定价机制、国内行动和国际经验,将就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国低碳发展政策和行动、中国低碳试点探索、中国能源转型路径、低碳技术应用、国际技术转移合作、碳定价机制、气候融资等内容开展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和座谈交流,并融合特色专业领域课程,组织成功案例教学、文化体验交流等,同时安排企业调研、项目考察,组织企业对接、交流研讨等活动,帮助来华学员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和成效,以及节能低碳产业发展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