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气候承诺和全球净零排放愿景的背景下,中国航空领域的脱碳技术和政策选择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10月16日,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和空中客车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航空领域脱碳技术和政策选择建模研究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空中客车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赛迪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航集团、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等机构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及代表,共同探讨中国航空领域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技术路径和政策选择。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和空中客车公司能源、气候情景与生命周期评估部门主管Lionel Cousseins分别致辞。张希良教授表示,中国航空领域脱碳研究项目旨在探索中国航空业未来绿色转型路径,建立针对民航业的分析模型,并进行技术评估和政策措施的设计,最终形成中国民航业低碳发展路线图。Lionel Cousseins主任强调了航空业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角色,空客公司与清华大学团队合作,希望找到最佳的民航业脱碳路径。随后,空中客车公司的能源、气候情景分析师Marine Gorner对相关研究项目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项目团队四位老师常世彦、欧训民、王海林和翁玉艳对项目进展进行了汇报。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刘启斌、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杨晓军、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王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部绿色低碳处副处长王之茵、中航集团规划发展部国航专家胡嘉伦、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胡晓佳等,就项目的设计和成果等进行了点评,并围绕低碳制氢技术、民航绿色发展政策、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生物航煤、国航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和航空燃料化学品适航审定和可持续性评价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会议总结环节,张希良教授和Lionel Cousseins主任对研讨会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合作机会提出了展望。他们强调,通过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可以加速航空业的脱碳进程,为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