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确定了双方包括能源转型在内的几个关键合作领域。该声明的实施需要组建能源专家组提供研究和技术政策支持。为此,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3E)与加州—中国气候研究院(CCCI)于2024年8月22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中美地方能源转型研讨会,邀请能源专家共同分享近期工作成果并讨论未来潜在合作领域。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主任黄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王仲颖、3E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CCCI主任戴凡、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周南、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段宏波、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地理系教授周宇宇等近20位中外专家和学者参加会议,分享了近期研究成果并讨论了未来潜在合作领域。

张希良教授、戴凡主任和黄晶主任分别致辞。张希良教授介绍了团队在能源转型路径、可再生能源法修订、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和有偿分配方案、核能替代煤电、碳中和规划能力建设、工业行业减排、可再生能源供应链分析、国际碳信用交易和Energy and Climate Management 期刊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希望未来能继续加深与加州的交流合作,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戴凡主任介绍了CCCI在中美国家自主贡献及能源转型路径比较、能源模型、电力市场改革、相关能力建设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并期望建立3E研究所与CCCI的新的交流机制,组建研究团队,推进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黄晶主任表示感谢会议的邀请,并回顾了相关工作,在对3E研究所与CCCI的工作表示肯定的同时,建议继续加深中美气候合作研究。

王仲颖所长特别发言建议双方推进中国与加州在电力需求响应、煤电补偿机制、电价市场化和钢铁工业转型等领域的合作研究。随后,3E研究所副教授张达介绍了C-GEM、CREM和CISPO等模型支持转型路径、国家自主贡献更新和可再生能源法修订的研究。

小组讨论环节,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能源项目总监袁敏和气候项目总监蒋小谦、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项目主任林明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沈波等专家和学者,就国家减排路径和自主贡献、建模方法、粤港澳大湾区与加利福尼亚州案例研究和电力行业脱碳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最后,张希良教授和戴凡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表示感谢与会专家集思广益,为双方能源转型合作研究开阔了思路,下一步计划推进中美气候变化的地方性合作和绿色低碳智库伙伴关系,为全球碳中和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