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段茂盛研究员课题组及合作者,在《证券市场导报》发表题为《高碳排放行业企业碳信息披露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 —— 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的论文。文章为识别企业碳信息披露的不同动机,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主动、规范地披露碳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以下为文章详情。 




作者简介

宫宁,女,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硕士生,研究方向:碳信息披露。

李瑾,女,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任职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研究方向:环境经济、绿色金融。

罗崇佳,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

段茂盛(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


摘要:本文以2016—2020年中国高碳排放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碳绩效、碳信息披露水平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揭示高碳排放行业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碳绩效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当企业碳绩效较差时,出于合法性动机考虑,碳绩效越差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当企业碳绩效较好时,出于信号传递动机考虑,碳绩效越好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进一步地,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碳信息披露的成本和风险会对企业短期绩效造成负面影响,但显著提升了企业市场估值,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此外,媒体监督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动机和后果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媒体报道能够提高企业信息传递行为的可见度,从而调节企业碳信息披露动机;媒体报道还能通过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降低企业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代理成本,缓解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短期绩效的负面影响,增强其对市场估值的正向影响。本文为识别企业碳信息披露的不同动机,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主动、规范地披露碳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

关键词:碳绩效;碳信息披露;企业价值;媒体治理;高碳排放行业

引用格式:宫宁, 李瑾, 罗崇佳, 段茂盛. 高碳排放行业企业碳信息披露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 —— 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证券市场导报, 2024, (5): 14-24.


研究背景

企业碳信息披露是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环境表现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碳市场健康运行的有效支撑。2021—2022年,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要求重点排污单位披露排放量、排放设施等信息。2024年通过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公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展现了我国政府对碳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的重视程度。

然而,从已有的企业披露报告来看,我国自愿披露碳信息的企业占比尚处于低位,不同企业在披露方式、内容和数量等方面差异巨大,而且存在以定性描述为主、规范性和统一性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碳信息的透明公开。尤其是,在资本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存在夸大碳减排力度的动机,以塑造更为积极的绿色形象。鉴于企业碳信息公开程度不足、内容片面的现状,如何洞悉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内在动机及经济后果,进而引导企业主动规范地披露碳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界对于碳信息披露的动机与后果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从披露动机来看,现有文献主要形成了信号传递理论和合法性理论两种解释框架,但缺乏这两种理论对不同碳绩效企业适用性的分析,更缺乏准确的识别方案来进行验证。从经济后果来看,已有研究普遍肯定企业披露碳信息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而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成本重视不足,尤其是忽视了企业建立碳信息披露体系的成本和收益可能存在时间上的错配风险。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真实动机是什么?又会产生何种经济后果?上述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


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高碳排放行业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该行业企业的高质量碳信息披露对于保障碳市场运行和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2016—2020年我国高碳排放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碳绩效、碳信息披露水平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探讨了高碳排放行业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内在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表明:

第一,企业碳信息披露与碳绩效呈U型关系。当企业碳绩效较差时,碳信息披露往往作为企业规避合法性压力、扭转企业形象的战略决策;当企业碳绩效较好时,碳信息披露则成为企业向社会释放积极价值信号的方式。

第二,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且存在滞后效应。短期内,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产生的成本与风险会对企业短期财务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而言,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提升其市场估值,引导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向与聚集。

第三,媒体治理对企业碳信息披露动机与后果均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媒体关注能够提高企业信息传递行为的可见度,从而正向调节企业碳信息披露动机;另一方面,媒体还能够通过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降低企业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代理成本,继而缓解企业碳信息披露对短期绩效的负面影响并增强其对市场估值的正向影响,由此改善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研究建议

对高碳排放行业企业而言,应当充分认识碳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披露为企业带来的潜在收益,提升自身碳排放管理水平,客观、真实地披露高质量的碳信息。对政府而言,应尽快建立健全碳信息披露体系,准确掌握企业碳排放的真实情况,并对积极披露碳信息的企业予以政策激励。对媒体而言,要通过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增强企业与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充分发挥外部治理和监督作用。


研究创新

第一,识别出高碳排放行业中企业碳绩效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非线性关系,阐明了信号传递理论与合法性理论对不同碳绩效企业披露碳信息的适用性,并构建实证模型进行检验。

第二,结合长短期视角分析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两面性,进一步深化了对碳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认知。结果表明,尽管碳信息披露的成本会暂时降低企业的短期绩效,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长期收益,由此发掘了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可行性。

第三,考虑媒体在企业碳信息披露中发挥的监督约束和信息扩散作用,提出并验证了媒体治理对企业碳信息披露决策的调节效应,揭示了媒体作为非正式监管角色对企业行为的积极引导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