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3E)与国际能源署(IEA)在北京召开座谈会。本次会议由3E副教授张达主持,双方十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会。

3E所长、教授张希良首先致辞欢迎IEA团队的到访。他回顾了3E与IEA的良好合作历史,重点介绍了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综合评估、能源经济和能源系统模型,这些模型支撑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的产出,并有效支持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能源气候政策目标制定和机制设计,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十三五”及“十四五”规划中有关能源低碳发展目标的设定、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设计等重要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张达副教授介绍了3E与IEA的合作历程和未来发展。他提到,自2019年7月开始,在中国生态环境部与IEA的合作备忘框架下,双方启动了中国碳市场联合研究,已联合发布《中国碳市场在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中的作用》《加强中国碳市场助力实现碳中和:聚焦电力部门》两份公开报告。IEA、生态环境部和3E已合作组织3次研讨会,对中国碳市场相关的重要问题开展了讨论,促进了政府、高校和国际机构针对中国碳市场未来发展和完善设计的深入交流。未来,双方将推进第三份联合报告的研究和发布,聚焦讨论引入配额拍卖机制对中国碳市场及中国实现碳中和承诺的作用与影响,并组织开展更多的研讨会,也将继续推动双方人员交流。

自由讨论环节,双方就碳市场拓展到其他部门(如工业、建筑、交通等)的影响和作用分析、氢能及其和电力系统的交互、其他能源气候相关政策(如绿证、绿电交易、电力市场化改革、自愿减排市场等)与碳市场的衔接及政策协调等方向展开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合作方向。

IEA中国合作部代理主任Rebecca McKimm、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安全部专家Jacques Warichet、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安全部分析师Camille Paillard、中国合作部中国能源政策分析师杨碧晴,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张鸿宇、曲洋和马诗萍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