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指导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排放交易专业委员会学术支持下,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碳市场师资培训项目。该项目旨在加强中欧在碳市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负责了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培训技术支撑。该项目采取了“Step by Step”的方式,包括三阶段培训:一般性培训、自学培训和集中培训。其中,一般性培训、自学培训已于4月、5月完成。

三阶段的教学重点

本项目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组织,邀请了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及发电行业的中方专家及欧盟学者,为来自全国各地近100位电力行业和相关权威机构的代表提供培训,帮助其成为符合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核算相关要求的合格培训师。

相关培训旨在通过中欧案例教学、中国电厂经验分享等,提升学员对欧盟碳市场的理解,加强在国际碳市场视角下掌握中国特色碳市场知识以及解决中国碳市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集中培训会场

集中培训阶段于6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处长王铁、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代表Andreas ZENTHOFER、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胜,以及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剑和王宇等领导和专家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发言嘉宾介绍了培训班的总体情况,强调了碳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中欧在该领域的合作表示期待。

集中培训期间,学员们接受了系统的课程学习,涵盖碳市场数据质量、标准、核算与报告、监测计划和核查等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培训采用了分组讨论和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员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而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和实用性。

学员们分组讨论

相关培训项目不仅提升了中国碳市场专业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也为中欧在碳市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学员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培训和交流机会,以便更好地参与碳市场建设,助力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老师周剑、王宇、顾阿伦、周玲玲和郭偲悦深度参与了该项目,牵头全过程培训方案设计、课程开发以及质量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