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在京举办林业碳汇方法学更新与市场机制设计研讨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研究员主持。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集团、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参会,深入讨论了林业碳汇方法学更新等议题。

中国林业集团科技管理部处长杨波致辞表示,针对林业碳汇开发,中国林业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林业碳汇开发”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计划,与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团队和北京林业大学武曙红教授团队开展深入合作。针对方法学开发,联合研究团队已赴中林集团多处林场开展了实地调研,携手推进林业碳汇方法学研究。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张达副教授汇报了清华—中林深度融合研究专项的背景、研究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随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武曙红介绍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方法学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方法学修订编制背景,拟修订版本在方法学大纲、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包括适用条件、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项目边界、排放源、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非持久性风险评估方法与应对措施等)等方面与现行方法学的差别以及遥感技术在方法学中的应用等。

针对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怒云、大自然保护协会首席科学官张小全、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教授李玉娥、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韦志洪、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气候事业部副部长张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处长张丽欣等专家进行了点评和讨论,为方法学编制提出了中肯建议。

段茂盛研究员在总结时表示,各位专家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相关方法学开发应该跳出传统的CDM的框架,遵循保守性、科学性、简洁性等原则,并聚焦重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武曙红教授也表示,专家们的建议为研究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团队将根据专家的意见完善方法学建议后提交主管部门,助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并进入自愿减排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