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国务院参事室同世界资源研究所在线召开“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高端智库研讨会”。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副所长滕飞长聘副教授参加会议。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二司司长孙维佳,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事务部主任丹尼尔·拉斯霍夫分别代表双方致辞。美国进步中心创始人约翰·波德斯塔,原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总结发言。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议题。议题一围绕COP26承诺和中美《联合宣言》的影响,探讨了《联合宣言》明确的中美双边合作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以及分歧和障碍;应从哪些方面落实具体减排行动,以及两国的甲烷排放控制;美国如何落实1000亿美元承诺;如何深化中美在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合作。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国际事务部主任梅丽莎 ·仈芭内尔主持了这一环节的会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美国气候变化特使高级主任和白宫联络员里克·杜克引导发言。

部分参会嘉宾。

议题二聚焦于中美两国国内气候与能源行动现状,嘉宾交流了两国气候和能源行动的最新情况,以及实现各自气候目标的措施实施情况等。

该阶段会议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主持,发改委能源所所长王仲颖和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事务部主任丹尼尔·拉斯霍夫引导发言。

参加视频会议的中方嘉宾还包括国务院参事室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主任高翔等。

美方专家还包括塔夫茨大学气候政策实验室主任兼能源与环境政策教授,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前高级政策顾问凯利·西姆斯·加拉格尔;乔治敦大学科学技术与国际事务计划(STIA)主任乔安娜·刘易斯;联合国能源、气候与环境基金会副主席,国家安全委员会前气候变化与环境主任皮特·奥格登;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首席研究员,美国白宫、国务院及能源部政策前高级官员大卫·桑德罗等人。

自2017年起,国务院参事室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已经共同举办了数次“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高端智库研讨会”,深入交流了彼此观点,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推动各自国内政策行动,推动两国之间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相互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始创于1980年,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依托,是清华大学校级跨学科研究机构,是中国高校中最早开展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系统分析的研究单位,所属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是中国高校中最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